寄望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基地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建设贡献力量

发布日期: 2014-01-10  责任编辑: 翻译  文章来源: 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

近年来,随着全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实施,我们宁夏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特别是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的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国内外隆重宣布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宁夏综合保税区,为宁夏扩大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

此外,随着经贸论坛——今年升为中阿博览及前三届中阿经贸论坛的成功举办,宁夏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外友好交流、经贸和旅游和文化活动日益频繁,所有这些大型对外活动的举行和人员的互访、交往,也充分证明了我区翻译产业也已经初步形成,翻译工作由原来的政府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单一管理的模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翻译的服务工作作为新型的现代服务产业也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因此对翻译工作的质量、翻译队伍的建设,所需的各个语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迅速发展的对外发展趋势,我区翻译工作感到了很不适应,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区翻译人才队伍重点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第一,翻译人才远远落后于需求,高端人才尤为匮乏。我区的大专院校缺乏专业领域的翻译课程,比如法律和医学、术语的管理、翻译项目的管理、翻译技术等等。

第二,翻译服务业不多,规模小、服务能力不强,市场拓展能力有限,在体制机制上较其他现代服务行业有明显差距,与外省同行的竞争处于劣势,前三届的中阿经贸论坛的翻译服务市场,每年近300多万元的市场份额中,有绝大多数的部分被国内省区兄弟同行获得。

第三,我区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和部门对翻译人才进行持续提高的培训教育,如何就培训开发,整合我区翻译人才资源缺乏系统的调研。

如何解决这些突出的问题?我们认为:一是要把翻译培训的市场定位,坚持培训特色和人才培训模式的多样性,对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关注现实的紧迫性,而且要放眼国际化的远大眼光,高端外语人才需求旺盛,及其需求专业结构的多样性,不仅仅是一种市场的现实,而且是社会对语言人才的大趋势,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看,随着国家层面的多项国际大型活动在地方举行,必然大大刺激地方人才市场对高端人才的旺盛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同时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翻译教育语种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就是必然要求。根据外语需且市场地位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二是要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把握翻译人才的市场定位,对不同语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需求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其次是要注重不同结构的高端培养,实现高端外语人才的多样化,在实施高端翻译的培训中注重各类专业外语的培养,以满足我们地方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前瞻性需求。

三是建立翻译人才库。依托中国外文局在实践领域的资源优势和行业的领导作用,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和中国外文局、地方外办联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语种、多行业、多层次的高端翻译人才库,在急需用人时可以给予人才支持。为给我区举办大型国际性活动提供翻译人才支持,提高涉外单位和青年志愿者的阿语翻译水平,

今年422-24日,我们举行了阿语培训班,在国家外文局培训中心的大力协助下,参加培训学员,外文局培训中心给我们邀请的老师具有丰富的翻译工作经验,讲课通俗易懂、课程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致认为学到了非常的翻译专业知识。同时,我们也希望自治区和国家外文局培训中心今后协作多举办这样的培训。我们也热切希望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基地能够在西北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能够搭建平台,促进我们地区和外事部门的翻译人才培养和学习交流合作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力争培养一批具有比较丰厚的外语语言功底,有比较广泛的专业知识面,有熟练技巧的外语翻译人才,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建设贡献力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外事办翻译室主任 赫小练